叩开刘炳森先生的家门,正好山东打来长途电话,询问出版碑帖事宜。这是一本《刘炳森楷书曹州书画院碑记》,我趁便翻阅了原稿,那一字一划透出清香俊健之气。炳森先生在电话中回答山东方面的人说,不必找有地位有声望的人给写前言和封面题字,只要写得好,年轻的年老的都行。放下电话,他对我说,我就想改变一下时下惯用的一套,那些也是陈腐之气。
我暗自佩服这位不久前刚当选的中国书协副主席的想法。想必他在这一领导岗位上将有一些新的举动。话题自然就从书法界当前的一些热点开始了。
“您对当前书界的所谓新派旧派及‘书法度’、‘写胸意’、‘写神气’之说有什么看法?”我问。“书界同美术界一样,这十几年得益于改革开放,呈现出一派生机,新流派、新风格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有追求的中青年在大胆探索新路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这是有目共睹的。可有些人不是在那里做学问,不是心平气和,而是在骂人,不是有人说‘中国书法己经濒临灭亡’了吗?并说要拯救中国书法得靠他们,要靠少数画家来完成。这是可笑的,这是他们不懂民族文化艺术的表现,因为否定民族文化艺术,其背后就是全盘西化,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对,在美术界不是也曾一度有人大讲‘中国画己山穷水尽,穷途末路’了吗?”我插话。
“是的,书界的那种怪论只不过是‘穷途末路’说的翻板。有一些人学了两天罗丹的东西,学了点儿毕加索的东西,就打出要‘挽救’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旗帜,否定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文字,其结果只能是‘全盘西化’。我说这些绝不是扣帽子用政治来压人,而客观事实上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习惯,以及现今人民的文化生活习惯,都是不会接受这一套的。”
当谈到自己的追求时,刘炳森说:“在人民大众面前,艺术家的作品本身是最富说服力的。可有人说我是‘中国当代书坛中青年保守派的代表’。这反义的佐正确让我冷静思考了一番,自觉做得还不够。”他表示:“要沿着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流走下去,既不作古人的翻版,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追求时代精神,让作品更符合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和需求。”
今年4月中旬炳森将作为北京硬笔书法学会赴日展览的代表团团长率团赴日,这已是他第13次飞赴扶桑。当他1974年第一次出访日本时,悬臂挥洒曾惊叹了友邻。我预祝他这一次又是一次成功的艺术之行。 (发表于1992年2月22日《文艺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